提起有线电视,就不由得想起上世纪80、90年代儿时看电视的情景。那会电视机还是比较稀罕的奢侈品,只有一个频道,我们邻居家有一台14寸的屏幕上贴了几张彩色玻璃纸的所谓“彩电”,天气暖和的傍晚,主人便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孩子们早早拿着板凳抢占有利地形,大人们则酒足饭饱后不慌不忙的聚集说笑,尤其是播放《西游记》、《霍元甲》的时候,连周围村里的人也早早就来占位子,整个院子水泄不通,热闹非凡,每到高潮处,笑声、咒骂声、叹息声四起,更有感情丰富者,鼻涕与眼泪共流。有时和儿时伙伴聊起,那一幕恍如隔日。
进入90年代中期,电视已有普及之势,随着家庭经济情况的好转,我家先买了一台14寸的凯歌牌黑白电视,告别了到别人家蹭看电视的日子,到了1998年国庆节和父亲搭别人的顺车去40里外的县城又购买了一台18寸的彩色电视机,彩电刚买回来的那几天,我睡到半晚上都要起来看看电视还在不在了,生怕是个梦。记得那时候电视频道依然少的可怜,《还珠格格》、《永不瞑目》、《太极宗师》等电视剧播放的时候仍旧出现万人空巷的情景。
我们家最早接收电视信号用的是自制的用铜线做的天线,架在高高的木杆上,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便没有了信号,于是父亲到屋外转动天线,我在屋内大声的喊叫指挥,遇到雷雨天气,早早关了电视切断电源,生怕电视被雷击坏。后来父亲购买了卫星接收器,总算可以安稳的看电视了,但是所接收的节目较少,中央台的好多节目都收不到,由于地处偏远,有线拉不进来,不看也没办法。我平时喜欢看体育节目,尤其是足球赛事和NBA,由于大部分比赛只在中央五台播放,每逢重大赛事,我就心急如焚,到处打电话问结果,记得有一年世界杯预选赛南美区巴西对阵阿根廷,比赛是早上6点半开始,我不到六点便起床骑自行车去5里地外的镇上一个熟人家去看球,当时只顾自己看球的快乐,并没有顾及人家的感受,现在想起来甚觉惭愧。
2003年的时候有线电视终于在我村开通了,大家都很高兴,终于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了,但是矛盾也随之出现,一家人为抢遥控器闹得不可开交,好多人家就买了第二台、甚至第三台电视,把矛盾化解于无形,其乐融融。但是仍然存在着每逢雨雪天气电视信号不稳定和容易受其他磁场干扰以及没有信号的问题,经常要打电话询问广电公司的工作人员什么时候电视信号能够正常。
到了2011年,广电网络公司在我县开始全面实现电视数字化,大家更换了机顶盒,电视信号稳定、清晰,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定制节目,我就给自己定制了《风云足球》、《国家地理》、《探索发现》等节目,使自己在工作之余可以得到很好的放松,通过电视节目也汲取了一些人文地理、历史、生活等常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视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之物,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电视节目也越来越丰富,做到了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之事,对人的生活影响之大,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媒体。
今朝花开胜往昔,惟愿明日花更红。在此我祝愿广电网络公司越来越红火,把更多、更好的节目提供给千家万户,再续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