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珍惜“岗位”》一文,反思为什么有些人拿着岗位当儿戏、混饭吃,作践毁坏岗位,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的惰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没有在职业和事业之间画上等号,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做。
如果你问一个小孩子: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估计90%以上的人会回答什么科学家、作家、明星、歌唱家等等光环无限的职业。估计没有几个人会回答,做一名工人、当一个农民,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80后来讲,从小接受的理想教育就是与现实脱节的,小时候或许都怀着无比远大的理想,当真正成长为成年人后,小时候所谓的理想虽被现实击得粉碎,但十几年根深蒂固的教育,还会使很多人飘在幻想之中,不能真正面对自己的职业,不珍惜自己现在的岗位,从思想根源上就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做,不珍惜岗位的现象就屡见不鲜了。
知足常乐会使人满足于现状,只有不知足才是上进的车轮,但有些人并没有把不知足当作一种源动力,立足现实,扎实工作,而是仅仅剩下“不知足”了,对一切都不满意,只是在不断地怨天尤人,总是抱怨工作、抱怨社会、抱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抱怨自己命运多舛,整天混日头,拿工作当儿戏,实际上他最应该抱怨的自己没有努力去工作他却没有抱怨。现在再来审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更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最现实的理想就是努力干好当前的事,不必去想未来会怎样,即使我们把未来预想的天花乱坠,也会有许多突发因素不断改变着,因此说,干好今天的事情就是最现实的理想,以免徒添无谓的烦恼。干好今天的事情当然不能等同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应该更扎实的努力做好今天的事,量变不一定会达到我们最终想要的质变,但没有量变绝对不会没有质变。
就我们而言,对于工作应该信奉“两个对得起”原则。第一个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说白了,任何工作都是养家糊口的手段,我们不必把工作看得无尚崇高,对待工作更需要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第二个对得起就是对得起自己的时间,对于工作不能木木晃晃,干一天就要好好的对待一日,虽达不到保尔·柯察金那种对待时间和生命的境界,但也绝不想以后有朱自清先生《匆匆》样的感慨。因此,对工作的态度就是着眼今天,珍惜时间,充实每一天,力争精彩多一点。这种想法或许过于“中庸”,但我觉得更有助于我努力的工作,脚踏实地的生活,把职业做成事业,把事业归位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