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建党97周年喜庆的日子里,我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自豪,我为生在一个新时代而骄傲。悠悠九十七载,见证了您的足迹,您历经沧桑,驶出胜利的航向,您乘风破浪,抒写愈加美丽的华章。
小时候,听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过许多英雄故事,诸如“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花木兰代父从军”、“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等等,每当大人们讲完故事,都要说上一句,现在日子好了,我们要听党的话,不忘党的恩,继续跟党走。“不忘党恩跟党走”也就成了我们的家教家风之一。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爷爷和奶奶都是共产党员,见证了土地革命、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爷爷参加了淮海战役、掖县粉子山战役等多次支前行动,拯救了上百名伤病员。奶奶当时是村里的妇救会长,是组织领导全村妇女支前的模范,她雷厉风行的故事至今传颂。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的姑姑——邱秀婷,她是奶奶身后坚定的跟随者和支持者,是在大风大浪里成长起来的支前模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今年86岁的邱秀婷,是2015年烟台市三名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支前模范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她13岁参加支前活动,曾做过袜子、抬过担架、送过鸡毛信、推磨磨面、做过大饼等,1951年当选小洼乡乡长,还担任过管理区妇女主任,1970年至1989年任驿道公社花园村书记,所在党支部曾被评为省先进党支部,人民日报曾报道称她为“花园大队的向阳花”。她是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从我父亲开始,我们受到爷爷、奶奶和姑姑的影响至深,我们经常听他们讲革命故事,而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世代贫农,如今日子好了,我们不要忘记党的恩情,要听党的话跟党走!”
爷爷、奶奶因病相继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言传身教,将“不忘党恩跟党走”的革命家教家风传给了父亲。父亲因为公道公正憨厚的性格,被村里推荐当上“贫协组长”,这在当时也是个“肥差”,谁家生活困难需要补助了,需要救济了,都要经过他上报当时的大队、公社。但是父亲对“贫协组长”这一“官衔”敬若神明,从不假公济私,因为他把父辈教导的“不忘党恩跟党走”这句话已经刻在心上了。
父亲因为小时候生病耽误了上学,但是共产党没有忘记他们,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扫盲运动,父亲作为被扫盲的一名学员参加了当时的“识字班”,开始了半工半学的生活。由于父亲学习刻苦,每次考试后都能拿到当时的最高奖品——一幅毛主席画像,在我的印象中父亲领回不下10张这样的奖品,至今在父亲的老屋墙上还挂着一张毛主席画像,旁边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不到一年的工夫,父亲成功地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当时能达到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如今父亲已经75岁了,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文化程度达到现在的初中水平也不言过。正是党对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热忱帮助,才造就了父亲他们那一代人对党的无限热爱。
父亲在担任“贫协组长”期间,自己的哥哥也就是我的伯父,因为身体有残疾,不是十成劳动力,挣的工分少,生活很困难,当时有人劝父亲上报救济对象时报上伯父,父亲却认真地说:“咱村有病有灾生活困难的家庭不少,我哥至少还能吃上饭,救济还排不上他啊!”还有一次,本村一家远房亲戚,晚上拎着2斤高粱米送到我家,要求父亲在救济名单里加上他的名字,当时就被父亲严词拒绝:“你让我这样做,这不是往党的脸上抹黑吗!”每当讲到这个故事,父亲总是满脸自豪,始终认为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正确的事,虽然他当时并不懂得“拒腐防变”这一名词,但他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党的形象。后来,父亲年纪大了,因为身体原因,大队党支部照顾他到村集体副业队养猪,父亲凭着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常年住在养猪场,加工饲料、伺候猪崽、一天四次喂猪,没白没黑,养猪场规模不断扩大,出圈量成倍增长,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当时的公社和县里都带领各村大队来参观学习,父亲也风光了好一阵子。
27年前,我通过公开考试进了政府机关,成为一名光荣的机关干部,由于思想进步工作积极,第二年被评为入党积极分子,第三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每次我回家,父亲就会唠唠叨叨说一番:“在单位要踏踏实实干工作,要听领导的话,听党的话啊!”由于平日里工作较忙,有时周六周日我不能回家,就住在机关宿舍里。父亲有一个月看不到我,就会骑自行车奔波20余公里到单位来看我,除了带点家乡的苹果、母亲包的饺子、亲手织的毛衣外,总是忘不了唠叨那些我从小听惯了的话,大体意思就是“要好好工作,听党话跟党走”。
再说一下我的母亲,她是一名普通淳朴的农村妇女,父亲在教育我时,她也是每每附和,特别是我离家到单位临走时,总是不断叮咛。即使她半身不遂卧床不起的一年时间里,我每次回家看望,她会偷偷地抹泪,因为怕耽误我的工作,怕拖累了我们,每当这时她总是说:“走吧,知道你忙,我在家有你爸爸照顾就行了。”母亲弥留之际,还对我父亲喃喃地嗫嚅着:“别忘了告诉孩子,在单位里好好工作,听党的话,继续跟党走……”而最终因为我参加单位季度检查赶不回来,也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这成为我一辈子耿耿不能忘怀的内疚。
“不忘党恩跟党走”,就是这些让我“听腻”了的父辈的话,促使了我不断成长进步,无论单位如何变换、岗位怎样变动,自己始终坚守父母亲的叮嘱,保持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工作勤恳敬业,成绩出色,受到领导高度评价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年年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沧海桑田多变幻。如今自己的儿子已长大成人,从他牙牙学语到上学,我一直教育他要感恩共产党,感恩伟大的祖国。近20年来,他在红色家风基因的熏陶下不断茁壮成长,从小学、中学,到高中、大学,一直品学兼优,“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奖状贴满墙。他从小对共产党无限敬仰和憧憬,这不去年刚进大学校门一个月就被评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和儿子约定,我们要将“不忘党恩跟党走”家风融化在血液里,代代传承下去,不忘初心,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