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高高的个儿,架一副近视眼镜,文质彬彬的,他初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安静,不善言谈,但扯起专业技术方面的事儿,他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要得益于其多年的孜孜以求和刻苦钻研。
去年9月20日,张可代表菏泽分公司参加山东省广播电视系统技术能手竞赛,夺得第二名,荣获一等奖,并荣获全省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称号;同年11月20日至24日,代表省公司选拔的优秀技术能手,参加全国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技术能手竞赛,斩获了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类二等奖,并被授予“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称号。
学无止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张可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也是他多年勤学苦练的结果。2006年9月,毕业于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的张可,招聘入职菏泽分公司技术部工作。当时有线电视尚处在模拟时代,他所学的自动化专业与从事的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对不上号,要进入角色,业务上得心应手,差不多要另立炉灶,从头再来。刚走出校门的他,感觉满脑子都是知识,但真正到实践中一检验,结果闹出了笑话。他第一次测试电视信号,指标怎么都调不出来。当时急得满头大汗。有了失败的教训,他冷静下来,尽管在学校连年拿奖学金,自以为掌握不少东西,但书本知识和实践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他横下一条心,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会有线电视分析仪测量技术。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无论年长还是比自己年幼的同事,他都拜能者为师。时间不长,就熟练掌握仪器测量的技术了。但他并不以此满足,每天安装回来,无论时间多晚,身体多累,他都坚持把每天安装维护的工作情况记录下来,进行认真地分析梳理,总结出有线电视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和维修技巧,并与同事分享。市公司传输机房遇到的技术难题,作为技术部的技术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去处理。每逢雷雨天,位于楼顶的卫星接收天线的高频头时常受雷击损坏。为迅速恢复信号源,需攀爬至楼顶更换高频头。偌大的天线锅子,更换需架设梯子。张可有点恐高,攀上去向下一看就头晕,他坚持克服恐惧心里硬是完成技术作业。大雪过后,卫星接收天线被积雪覆盖,影响节目源,他还冒着风险清扫天线上的积雪,保障信号接收。
历经磨练
2007年下半年,单县采取数字MMDS传输的方式,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技术人员不足,张可打点行囊,就与其他同事一起进驻单县达半年之久,踏着扑面的黄土奔跑在农村一线,勘察路由,布设线路,提供技术服务。那时他几乎天天下到乡镇,安装接收天线、测试信号,尽管十分忙碌,但感觉特充实,工作得有滋有味。
2008年,菏泽的有线电视整转开始启动,他自告奋勇,参与了有线电视平台的数字化建设。他结合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与其他同事一起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共同研讨新技术在有线数字电视前端和供配电方面的应用,并大获成功,其成果先后两次获得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三等奖。
2015年,张可负责分公司广电宽带与专网的技术维护工作。进入全新的宽带互联网领域,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此,他开始从头学习宽带数据业务知识,每天要和一条条全英文的命令行打交道。面对困难和挑战,他没有丝毫的退缩,更没有畏惧,只是不断挑战自我,拼命地学习,不时请教经验丰富的同事。由于还要下到县区提供技术服务,到用户家里处理宽带疑难故障,很难坐下来系统学习书本知识,他就注意结合技术应用和实践,用心做笔记,学习研磨数据业务技术及OTN、PTN、ITN、IP城域网和机房维护等,对广电宽带常见故障系统分析也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找故障特点,总结维修技巧,建立维修档案,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仅专业技术学习笔记就写了厚厚20多册。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他自觉养成了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的习惯,当看到广电网络新的技术名词或遇到技术难题时,他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在数据业务、专网运行维护、仪器设备构造等方面遇到不懂的难题,就向行家请教。靠着日积月累不断的学习研磨,拓宽了视野,提高了技能,也为日后的技术能手比赛夺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善动脑筋
后来,张可担起菏泽分公司交警电子警察项目专网的运维重担,累积配置瑞斯康达工业交换机300余台,管理十余台核心汇聚交换机,并与各县区数据业务技术骨干沟通协调,提供远程支持,保证在业务中断后迅速恢复网络信号,为集客业务保驾护航。
有一次,单县分公司交警专网的汇聚交换机出现严重丢包,丢包率达到5%以上,造成监控平台的某些摄像头画面出不来。张可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济于事,跟交换机厂家数次沟通,进行了很多猜想和假设都没有找到关键。开始他还以为是交换机产生环路造成的,打算将交换机上除了上联口之外的所有的尾纤都拔下来,再一个个插上,同时监控交换机的动态CPU,用这个笨方法来查找环路产生的端口。结果发现,当只余上联口一个端口连接的时候,CPU还是能跳到100%,这时候就不可能是环路的原因了。思来想去,他灵光一闪:如果再把上联口尾纤拔掉,会怎样?说干就干!结果更出人意料,交换机只通电,没有任何连线,CPU利用率仍旧可以周期性地跳到100%!这时只能判定是交换机本身有问题了。与厂家交流后,张可把光模块诊断功能关闭,再查看交换机的CPU利用率,发现的确降了下来,效果很明显,故障终于排除,一波三折。解决数据业务疑难故障、探寻真相的过程既曲折又有成就感,同时也是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过程,张可松了一口气,感到其中的乐趣让人欲罢不能。
技术精益求精,管控天衣无缝。因此,张可参与的安全播出工作,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北京奥运会、山东全运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及每年的重要节假日、“两会”等重点保障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做到了零停播率,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安全播出与技术运维工作。他因此获得2010年省级“优秀机务员”称号,菏泽市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技术维护先进个人三等奖。
勇挑重担
在理论学习及研究方面,张可系统学习过有线模拟电视、全固态发射机、数字电视、宽带数据业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技能,也善于总结经验。他利用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撰写的论文分别被《广播电视管理艺术与技术研究》和《视听传媒实务》所采用;此外,还有数篇技术论文在《电子报》上发表;自从公司内刊《山东有线菏泽版》创刊以来,他结合技术实践,笔耕不辍,接连撰写和发表30多篇关于广电宽带技术交流方面的文章。
随着不断地学习提高,张可逐渐成为技术骨干,为把学到的专业技术传授更多的人,他主动担负了技术培训的重任。他多次参与公司广电宽带业务的培训工作,配合运维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采用集中学习和上门授课的方式,为各县区数据业务技术骨干讲授广电宽带常用DOS命令和运维工具、宽带故障和解决方法以及无线AP与专网业务的运维经验。在授课的同时,与县区同事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就疑难故障排除开展讨论,共同学习,取长补短。他还通过QQ群、微信群和公司内刊等方式,与同行分享专业技术知识,开展更多的技术服务。
作为一名运维技术人员,他时时提醒告诫自己,要给别人一杯水,首先自己要准备一桶水。除了基础业务之外,还要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如今新技术层出不穷,AR、VR、4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必须学会弄懂。每处理一起技术故障,他都把心得体会记下来,学习一个新知识点、一句新的交换机配置命令行,也都认真地记下来,并自觉养成了习惯。一天工作下来,如果不看几页书,学点东西,就感觉缺少些什么,浑身不舒服。
夺得大奖
为备战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广电总局联合举办的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能手大赛,他事先准备了近三个月,现有的复习资料不多,不能涵盖考试大纲的内容,他就在网上搜。参加全国竞赛时,要加考技能操作,主要是对各种有线电视和宽带测量仪器的操作和运用,一共涉及九种仪器,其中有三、四种连见都没见过,只能上网查,而考试前两天才能知道考的是哪种型号的仪器。于是,他临阵磨枪,连夜上网下载仪器说明书,但大部分说明书是英文版,琢磨了一夜,几乎没合眼。第二天进考场,看参加考试的选手都是来自全国各省的精英,张可真有些不自信。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豁出去了。大考就是这样,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结果便不重要了。但最后结果出来,证明了之前的不自信和妄自菲薄都是多余的。
赛后,市公司专门组织开展了“向张可学习,争做技术标兵”活动,并对其进行重奖,对张可来说是极大的鼓舞。而他顾不上与家人分享成功的喜悦,立即投入一线,开始紧张的技术服务工作。他一直坚信:爱岗才能敬业,敬业才能出彩。他铆足劲儿,已经开始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