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是唐时的那株翠柳,宋时的那尾池鱼,是汨罗江畔步履沉重的叹息,是塞外忍辱负重的扬鞭,是岳飞脊梁上醒目的“精忠报国”,是零丁洋上声声铿锵的呐喊,是徐悲鸿笔下生龙活虎的骏马,是白石老人笔下栩栩如生的墨虾。
他,杏坛讲经,雪宫施教,泰山登临,齐国闻邵。他,周游列国,施教受累,义无反顾,克己复礼;他不耻下问,虚心受教,七十二贤徒功成名就,洋洋一部《论语》成千古绝唱,他把中华诠释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
他,忍天地奇辱,载春秋之重,赋无韵之离骚,终成史家之绝唱,一部《史记》让中华五千年历史传承,他把中华诠释为百折不挠的坚强。
他,采菊于东篱,荷锄于南亩,钟爱于松菊,绝迹于世俗。他接连遭贬,却心如止水;看破红尘,辞官归隐;淡泊名利,独立特行,他把中华诠释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自立。
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秋收起义,武装反抗;他,冰山雪原,万里长征;他,长江之畔,执笔扬鞭。天安门前一声呐喊,他把中华诠释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豪迈,带领人民走向光明。
他高瞻远瞩,讲着春天的故事,开拓创新,南下视察,呕心沥血,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带领祖国迎来经济崛起走向富强。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诠释着我们的大中华民更富、国更强。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上百年遭受列强欺辱,历经艰难历程,终于华丽转身,执着、自立 、坚强,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