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他在家人的眼中,是一个嗜工作如生命的人;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爱岗敬业的人;在有线电视客户心中,他是一个爱心满满的人。他就是商河分公司经理戴延林,为了广电网络事业的发展一直兢兢业业、忘我奉献的人。
2014年腊月二十七,戴延林离开济南的家来经济收入最低,发展最落后的商河县,面对商河分公司不景气的现状,他披着一件军绿色棉大衣在办公室里想该怎么干,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整整睡了7个晚上,大年夜没回家,春晚也没看。他没有埋怨和牢骚,一直在琢磨如何带领这80多口子职工走出困境,找到适合商河分公司的发展之路。经过苦思冥想,他确定了商河分公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抓党建 促发展 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以抓党建促发展、促改革。在“两学一做”教育学习中,他要求每个党员“不忘本色,找准角色”。为彰显党员身份,分公司把佩戴党徽作为每天必须整理的政治仪容仪表,他经常说“亮出身份,不在一时,而在时时,不在口头,而在行动上”。戴延林严格遵循省公司的指示,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大局意识,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大力拓展集团客户业务。把学习教育抓在平常,融入经常,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见行动”。
在“两学一做”中,他一直强调如何去做、如何践行党员的行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的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2015年3月份商河分公司成立了“党员先锋队”。为避免党员先锋队活动流于一种形式,经过分公司党支部讨论,一周七天,每天指定一名支撑部门党员作为突击队队长,带领支撑部门人员到一线参与地推收费,让支撑部门人员走进一线,感受一线的辛苦,更好的让支撑部门与一线融为一体,让大家明白“同住一个家,共筑有线梦”的真正含义。
去年7月份,商河分公司有了自己的“家”,大家没有忘记初心,从建设富美商河,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助老扶老出发,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场所。同时,经过商河分公司党支部倡议,全体党员都赞成成立爱心餐厅,为这些环卫老人提供免费早餐,让他们有一个避风港,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爱心餐厅成立后,为了节约公司成本,环卫工人的早餐费用都是由商河分公司的职工自愿捐助的。餐厅成立第一天,职工就积极捐款3000多元,有的职工还提来米、面和鸡蛋。为了让环卫工人吃好,有的职工自愿到餐厅帮厨,帮着蒸包子、花卷。
他深入基层,心系用户。去年10月份,市公司参加《政务面对面》时,有一位商河的残疾人提出想看有线电视的愿望。他听说后,立即与市公司联系了解情况,叫上工作站人员到残疾人家中看看情况,这位残疾人是靠乡政府的补助费生活,吃喝拉撒都在那间不到15平方米的小黑房间里,残疾人一直说我就想看看有线电视,可我实在没有钱来支付收视费。当戴延林离开房间的一刹那,他禁不住流出来眼泪,掏出200元钱,让工作站人员尽快帮他按上有线电视,实现这位残疾人一直想看有线电视的愿望。他经常说,如果我们不好好为这些忠实的用户服务,还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这些看似与我们没有关系的细节和小事,只要我们长久坚持下去,就是在擦亮山东有线这个品牌。
谋求公司发展方式创新 实现公司经营模式转变
“我们干有线电视,就是做服务的。”这是戴延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要求维修人员去客户家安装和维修,下楼时如果楼道内有垃圾,要顺便把楼道里的垃圾拿去出扔掉,举手之劳,每个人都必须做到;他甚至还要求网格经理上门服务时发现用户家里有故障的家用电器,也要拉回单位免费给用户维修好。在商河县人大家属院有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潘琴,因为记忆力不好,经常是每个月都要打三四次电话,有时不是电视没信号了,而是老人的电灯或者水龙头需要更换,为了方便老人,我们的网格经理就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贴到老人的电视机上,只要接到老人电话不管晚上几点,不管吃没吃饭,都会立即去帮助老人。每次老人的一声谢谢,让职工觉得这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商河分公司对用户的服务远不止这些,戴延林常说:“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探索新的商业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内容”,给有线电视用户提供综合性服务。商河的有线电视用户80%在农村,农民不管种什么,化肥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农资。农村用户平均每年要买5袋化肥,一袋120多元,这对农民来说,是一项不小的开支。戴延林随即萌发了与化肥供应商合作的想法,经过努力,有线电视与化肥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被戴延林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商河农村的有线用户只要交一年收视费264元,就赠送一袋价值120元的化肥,还送货上门。这一举动在商河农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得到实惠的农民,主动跟亲朋好友宣传山东有线的这项惠民政策。其实,这项合作商河分公司没花一分钱就达到了三赢的效果。原来,农民买化肥零售价是120元一袋,商河分公司的用户规模大,化肥厂商以90多元一袋的出厂价供应给山东有线的用户。这样,农民花以前4袋化肥的钱,现在就能买5袋,优惠是实实在在的。对于化肥商来说,看中的是山东有线庞大用户群,能迅速让他们的产品占领市场。对于商河分公司来说,通过合作,不仅给农村用户提供了贴心的服务,让用户感到实惠,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的黏着度。
这一模式尝试成功后,商河分公司继续扩大战果,把保险代理公司请到营业厅隔壁,在这里办理交强险的有线电视用户,能额外获赠半年有线电视收视服务,同样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戴延林说,很多传统行业都在谈转型和跨界,跨界不是让全体员工都去卖海参卖茶叶,而是在主营业务不放弃的前提下,借力其他行业的优势与其合作,达到共赢。我们要探索服务的多元化,但不能忘了根忘了本。
这些服务的开展对商河分公司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戴延林认为对用户和社会的综合服务可以更多元。他发现因为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商河县有很多闲置的耕地。于是,他计划召集有劳动能力的中老年人,开辟一块土地种植无公害蔬菜。山东有线员工只要交一定数额费用,就能免费吃上一年的“放心蔬菜”。提升山东有线员工优越感。同时,这样能让老年人晚年有事可做,增加一些收入。又为政府解决闲置土地和老人养老的问题,达到多赢的社会效果。“我们是文化企业,追求业绩体现的是我们的企业属性,在社会中有责任担当体现我们的文化属性,两者意义同等重要,我们愿景是把山东有线打造成健康、持续、绿色的产业链企业”。
建章立制狠抓落实 推动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只有最优秀的团队,才能给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戴延林在管理中从多角度入手,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做到人人有指标,事事有人管,各项管理不断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
他经常大会讲,小会说 “双向网改工程是我们的百年大计,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担当、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当好这个监督员,不能做花了钱、受了累,到最后是一个烂尾工程,那我们将都是公司的罪人”。为加强项目管理,降低网络改造成本,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从整个工程项目的立项、施工、验收等环节,分公司都成立了督查小组,严格按照无立项不发放工程。同时制定了商河县FTTH工程施工流程和施工标准,用户安装信息统计表,要求施工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他要求站长和网格经理对分管片区整个工程负全面责任,并不定时到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质量。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为规范施工标准,定期召开施工现场会,组织各施工队到样板工地进行观摩,让施工队自己对比查找在施工工艺、工程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到6月30日,商河分公司共完成玉皇庙、白桥、韩庙、龙桑寺等十个乡镇620个村的光纤改造,完成光纤入户20050户,发展宽带22547户,双向用户12000户。
为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年”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戴延林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分公司的“八项规定”。 规定中对党员、中层干部、普通职工在工作、生活上都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每个人都要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就是商河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灯塔,时刻指引着大家,不要迷失方向。为保证“八项规定”的成效性,成立督查领导小组,对不遵守八项规定的部门及人员给予监促、通报和批评。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由分管经理成立安全督查领导小组和市场管理督查领导小组,不断推动分公司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小事体现管理的精细化,他要求机关部门不允许开空调,从平时的工作行为中,体现机关部门和一线员工融为一体。不开空调并不是仅仅为了节省开支,更不是作秀,因为商河分公司88名员工,大部分人员的工作岗位是在户外爬杆、接线、安装、维修及地推现场,公司机关只留财务、客服几个值班人员。公司规定支撑部门办公室不能开空调,内勤员工要和一线员工同甘共苦。“一线的员工在户外挥汗如雨,我们在办公室里开着冷气享受,他们会怎么想。”这项制度出台后,一线员工在户外再热再冷也没有了抱怨,大家更有干劲了。戴延林常说,公司带头人不仅是搞管理的,更是为员工搞服务的,要时刻关心员工,让员工对单位有家的感觉。喊口号谁都会,难的是从小事儿让员工感到温暖。
“保户”一直是商河分公司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他一直立足“早部署、早安排”,突出“政策实施快”。为实现“双保”,分公司实施了“321”工程。既每个工作站两个网格经理每天完成3户复活;站长和管理员每天完成2户宽带;工作站全体人员每周完成1台电视机销售任务。“321”工程明确规定对超额完成任务的个人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的,进行差额补齐措施,最大限度做到奖罚分明。与此同时,分公司结合实际还组织开展了“打回老家”“全家保户总动员”等重要保户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保户效果。到6月30日。商河分公司有线电视用户净增967户。
只有靠人性化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用户口碑、赢得用户信赖,企业才能获得长远持续的发展。商河分公司秉承着这一理念,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
构建“以企为家”的文化氛围 推进公司和谐发展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妇孺皆知,他在济南的家离市公司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每次去济南开会办事情,他都是来去匆匆,有时候同事会说,回家看看吧,他都会说,哪有时间啊。2015年一年的时间,他只在家待过12天。(他的妻子因为身体不好,曾做过两次手术,每次手术都是妻子自己签字,他也曾去医院照顾过妻子,当看到他睡在椅子上的样子,妻子没有因为刀口疼痛叫醒他。)妻子虽然怨言满满,可每次回家,都会为他准备好大包小包吃的,怕他一个人在商河不做饭,影响身体。他的父母已经年过古稀,自到商河分公司,他回家的次数更少了,每次回去老太太总会忙里忙外做些吃的给他, 2016年春节期间,机房的宽带设备出现故障,他因为着急,怕影响用户正常上网,一夜之间满嘴都是火炮,老太太心疼的说:“延林,咱不干这个经理行吧,你这样着急上火,都为你担心啊!”。但当他离开家时,父亲总是送到门外嘱咐他:“放心吧,家里有你弟弟呢,好好干工作就行”。正是因为家人无私的付出、包容和理解,才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广电网络事业中。这就是戴延林,一个顾大家舍小家,无怨无悔付出的普通广电网络人。
来到商河分公司整整两个年头了,他常说:“一家人一桌饭,希望大家可以做到一起,齐心协力把破解广电网络发展难题”。去年他听说有个工作站闹了一点小别扭,大家不在一起吃饭,网格经理回到工作站,没有热水喝、也没有热饭吃,意见很大。经过了解,他亲自带着菜和锅去给职工做思想工作,经过大家坐到一起互相沟通交流,消除了误会,大家都表态齐心协力把工作搞上去,去年一年这个站发展宽带户,复活用户。“职工事无小事”,只要一个工作站和谐了、一个部门和谐了、广电网络这个大家庭才会和谐,才会有发展、有希望。
2016年4月份,商河分公司喜获济南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戴延林荣获“五一劳动“奖章。两年来他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以解决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实现了“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的目标。
戴延林说他并没有创造什么奇迹,他用的办法都是以前革命前辈用过的,他只是在贯彻落实市公司的各项制度上学会活学活用,和本地特点结合了起来,积极主动去干,不等着上级安排而已。“不是我个人有多强,而是背靠的单位强。”戴延林说,是山东有线的平台让他有了大干一场的机会。他会继续研究更多元化的方式,给山东有线用户提供综合性服务,擦亮山东有线这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