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父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优缺点各占一半;在我的生活中,关于父亲的话题谈及的不是很多,因为我不知道,该用一种怎样的语言去描绘父亲的爱。
儿时起,当别人嘲讽我们家没有男孩的时候,父亲对外人的回击让我永生难忘:“有这几个闺女,我很自豪。”这句话永远印在了我的心里。在当时农村的现实环境里,在一些人的闲言碎语中,我很感激父亲没有像别人那样重男轻女,相反,给予我们身上的却是倾其所能的努力。
每当开学的时候,父亲天不亮就起来,把我送到汽车站,然后买两个茶叶蛋、一包牛奶还有余下的零钱全部递到我的手里,盼着父亲在回头看我一眼,但每次都不会如我所愿。起初,父亲是骑着摩托车送我上学,冬的清晨,寒风凛凛,坐在父亲身后,他用大衣裹着我,替我遮挡严寒,无法形容那是一种怎样的守护,总之,像春风袭来,温暖了整个冬天。后来父亲开着车送我,路上有了稍许的交谈,他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不要浪费时间。每次透过车窗看到父亲远去的背影,我常常会鼻子一酸,泪流满面。
熟悉的场景总是重复着一年一年。后来我参加工作,父亲鼓励我新人就该有个新人样,端茶倒水,勤劳奉献,多做事,少埋怨,凡是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稳步向前。父亲还写了一封信教导我,作为公司员工要忠诚、要敬业、要负责、要担当、要感恩、要注重效率、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记得初干会计那会儿,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让我学会了坚持,没有放弃。父亲告诫我,工作中,一定要诚信,不耍小聪明,不贪小便宜,不浪费公司的资源,哪怕是一张纸,一支笔。每付出成本,都要争取最大利益,省下的,就是利润。信封的首页上写着:经常看一看。父亲的鼓励,总是让我难以忘怀。这些年,无论是失意还是高兴,一些弥足珍贵的话语总能够响彻耳畔,激励着我勇敢向前。
如今,我们已长大成人,父亲和我们的交流却越来越少。在他内心深处,女儿的心思,更应该和母亲谈。春夏秋冬,无论我们脸上挂着笑容还是忧怨,父亲总会给我们警醒鼓励,从不埋怨。天冷了,他会说:“多加衣物,小心感冒”!回家了,他早已提前买好我们爱吃的菜肴。前几天,在一次家庭聚餐中,婶子说:“赶紧找个人嫁了吧,这样你爸妈也就省心了,你看你爸近年来老了多少。。。”岁月悄悄爬上了枝头。我不愿近距离的去细数父亲头上的白发又滋生了多少,更不愿意去围观他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道,我甚至不愿意去提及父亲的年龄,更不愿意把他列入老年人的行列。在我眼中,父亲的气质是不会变老的,可即便你再怎样不去相信,岁月就是那么无情,父亲已经老了。
人越长大,就会越懂得珍惜和眷恋。记得中学那会儿,语文老师讲,她像我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总是嫌弃父母的唠叨,现在大了,嫁人了,真想把父母的唠叨声用录音机记录下来,每天听上一百遍。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的父亲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平民百姓,还是有权势的高官、有财富的老板,毫无置疑的是他们对孩子的爱都是在无私的奉献。如果说母亲的恩宛如大海,那么父亲的爱就重如泰山。父母的爱就像是一盏明灯,总能在黑暗中带给你光明。这些年,在梦想和现实的边缘中,在岁月和时光的交错里,在成功和失败的坚持下,在多年执着的期盼中,矛盾、纠结、怀疑等一些不安的情绪在肆意挥洒,我心里的滋味也就只有父母能够体会!当我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对还是错,当我撑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父亲总会告诉我,前行的道路上,没有人会永远陪着你,纵有孤独,也要无所畏惧!
这些年,一切都在改变,父母的容颜,经济的改观,岁月的变迁,唯独没变的就是父母这份深沉的爱,越来越浓。翻书看到一位父亲留给儿子的话:下辈子无论好坏,都不会再见!是啊,人,就只有这一辈子才是最现实的,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份难得的父女情缘。就像刘和刚老师唱的那样:“这辈子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老父亲。”又是一年父亲节,心中还是那个小小的愿望,愿您不要老的那么匆忙,请留给我无限的时间,让女儿慢慢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