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公益广告《打包》,许多人看后落下了感动的泪水。这则广告不是来自哪个天才编剧的创意,而是来源于该则广告公司的杨先生和其父亲的真实故事。杨先生的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记性越来越差甚至连亲人都不记得了。有一天中午,杨先生带父亲到一个酒店的餐厅吃饭,吃到最后,父亲发现盘子里剩了两个饺子,竟然用手直接拿起饺子装进了口袋里。杨先生愣住了,说:“爸,你干嘛呀!”父亲喃喃的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这个。”后来父亲因为病情恶化住院,杨先生请假陪伴在父亲左右。他对同事说:“即便父亲再也认不出我来了,我也要让他一睁眼就能看见最爱的儿子。”
当看到这则公益广告再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我心里酸酸的。我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当我们最亲爱的父母,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认识的时候,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心痛。可能你会觉得我的想法过于担忧或是偏激,你会说这种事情根本不会发生在我们身边。我只想说,很多的悲剧和遗憾都是在我们来不及任何防范的时候突然发生,令人惊魂失措、抱憾终生。我们为什么要等到一切都来不及的时候,再去埋怨自己没有竭尽全力。我们有婚姻,有家庭,有孩子,更加能够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身为子女,能为父母做的太少太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压力,陪伴老人的次数也是清晰可见,可这些理由都无法阻挡你对父母的尽孝,因为爹娘的健康不能等,爹娘的生命耗不起,我们就只有这一个爹和一个娘。周围人的经历常常会告知我们“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痛苦。记得我亲眼所见的一个例子:四十多岁的儿子活生生的把老娘气死,在八月十五的晚上触景伤情,痛哭流涕,旁边的人问他:为什么会哭?他说:“如果能让我再叫一声妈,妈在答应我一声,那该有多幸福啊。”从他身上,我不得不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讲述它的目的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如果父母身体康健,那我们就该孝敬父母顺从父母,抽出旅游的时间、聚会的时间、外出的时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你知道吗?目前,全世界约有2430万老年痴呆患者(其中一半在亚太地区),且每年以460万新增病人速度增长,相当于每7秒钟就增加一位新病例。老年痴呆通常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机会越大。65岁以上人群中有2%——5%几率发生,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达40%——5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看看这些惊人的数字,这些科学的数字,你会想些什么?一笑而过?一看而过?爱,是需要传递的,很多老年痴呆症患者即使忘了全世界,都不会忘记他们最爱的亲人,这份感天动地的深情永远都不曾忘记也不敢忘记,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回报吗?就像那副漫画一样,小时候爸妈替我们遮风挡雨,等他们老了,我们也要牵着爹娘的手寸步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