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爱做梦,梦想能把“电影”搬回家,天天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不到10岁,家里买了一台14英寸的金星电视机,在村里“炸开了锅”。每到晚上夜幕降临,男女老少三三两两的都来到我家看电视,后来人越聚越多,我父亲直接把电视搬到了院子里,尽管那时候的电视信号非常不稳定,播放的时间也不是天天有,而且节目内容很少,屏幕上还常常会出现雪花、横线现象和一阵阵咝咝的杂音。但丝毫没有减退村里父老乡亲的好奇心,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小方盒子”看《霍元甲》。节目中一个个不太生动的黑白形象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过了一段时间,我家院子里竖起了高高的电视天线杆,远远就能看见,电视信号好多了,节目清晰了、收的台也多了。可是每隔几天,就要转一转,还是不方便。又过了几年,电动天线、微波接收器,都出现了,也用过,还是觉得看的不过瘾。那时就梦想,要是能再逼真点多好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乘着邓小平南巡的东风,我们家通上了有线电视,可以收看十几套频道,音质、图像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接着电视频道和节目是越来越多,越办越好。而国产电视机也琳琅满目,物美价廉,我家也买了21寸的上海牌彩色电视机。放学的路上,几个同学有说有笑,谈论最多的还是晚上要播的节目。在那时起,在自己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广播电视的好奇,梦想长大后能到那上班多好呀!后来,大学毕业后,如愿到了县广播电视局上班,光荣的成为了大家庭的一员,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快乐地工作着。
时代的车轮驶入21世纪,信息化发展突发猛进,我家电视也换成了液晶的了,模拟信号已远远不能满足收视的需求。2011年,我们县数字电视整转开始,向用户免费发放数字电视机顶盒,接收数字电视信号。原有信号除保留中央一套、山东一套、临沂一套等几套模拟信号节目外,其余的将逐步关闭。刚开始,很多用户都对广电网络的做法不理解。在小区内,搞宣传展示,现场办理,我父亲第一个到现场领取机顶盒。回来后,跟我说“我是广电职工家属我得带头”。随后几天,楼上楼下的邻居,纷纷到我家看数字电视啥样,我父亲还当起了“讲解员”。
眼下,“看电视”正向“用电视”转变,数字电视功能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今年初我家又换上了高清双向机顶盒,连接广电宽带,实现了互动点播、时移回看。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图像更加清晰,还更方便了,这不仅给我们全家带来了视觉盛宴,而且还能辅导孩子学习呢!
有线电视伴随我成长,他融入了我的生活,圆了我一个个梦,让我梦想成真。在这全体中华儿女共筑中国梦的新时期,作为有线人,我又开始了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