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长清:村村“大喇叭”唱响“好声音”

  “广大村民朋友们,大喇叭开始广播了……”每天早上7点钟,在长清区张夏镇各村庄的村民们都可以听到“大喇叭”传出的欢快动听的声音。“大喇叭成了我们预警灾害的‘救护神’,快速致富的‘信息港’,文化生活的‘欢乐园’。”该镇杜庄村党支部书记杜兴恩说。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畅通干群联系渠道、营造健康文明的新农村文化氛围,去年4月份,长清区启动了“大喇叭响起来”工程,让平时沉寂的“大喇叭”重新响起,通过“大喇叭”将党委、政府全面实现创新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传递给各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推动了各项工作全面快速发展。

政府:“大喇叭”是最实用的宣传平台

  为确保该项工作全面顺利进行,长清区张夏等乡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统一管理、全面覆盖,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总思路,确保把“大喇叭”办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设施。据长清区张夏镇党委副书记李振介绍,自去年10月份以来,该镇工作组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深入一线与群众交流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群众没时间看新闻、了解惠农政策,而“大喇叭”广播正好可以使群众在劳作的同时,收听到国家大事和党的方针政策,群众能够比较集中地接受信息。同时,镇上的工作也可以通过大喇叭快速及时地传达到村里,减少了中间环节,成为政府传递各项政策的最实用的宣传平台。为确保 “大喇叭”的正常运转,该镇投资10万余元,对各村缺失、损坏的设备进行购买、调整和更换,各村设立了专门的广播室,由1名专人负责“大喇叭”日常运行和管理,实现定室、定岗、定责。

村级:“大喇叭”是最方便的工作平台

  当笔者问起“大喇叭”的实用性时,长清区张夏镇井峪村的党支部书记赵俊福说,“大喇叭”不仅可以每天准点播出新闻,还定时播放上级各部门的政策宣传,有了“大喇叭”之后,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各种法律法规等都可以通过“大喇叭”来宣传,这种宣传方式受众面广、透明度高。该镇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和特点,设计了广播开头、结尾和两个时段的广播内容,涵盖党建工作、法律法规、精神文明、三农政策、计划生育等15类,突出广播内容的多样性。此外,如遇突发紧急情况时,镇广播站工作人员可以一秒启动紧急播报功能,为全镇群众预警防灾赢得宝贵时间。

群众:“大喇叭”是可依赖的信息平台

  徐大姐是长清张夏镇金庄村的一名家庭主妇,她说自己一直喜欢听新闻了解时事,但由于平时忙于家务,广播电视里的好多新闻节目都错过了。现在有了“大喇叭”就可边做事边听新闻,还可以收听到一些科技知识。“大喇叭”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解决了因忙于活计而不能学习的问题。为全面满足群众的收听需求,长清张夏等乡镇建立镇、管理区、村三级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根据各村反馈的信息,组织办、宣传办、广播站等部门对节目播出时段、节目内容进行及时充实和调整,使节目体现政策性、时效性和现实性,兼具教育、便民、服务、预警多重功能。同时,大力宣传镇上涌出的优秀党员、村干部、好媳妇好婆婆等各条战线优秀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素质,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大喇叭响起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村风民风,带动起好的治安环境,让老百姓舒心;使各项惠农政策传递的更加及时,让老百姓省心;基层村干部也不用事事都跑断腿挨个传达、磨破嘴重复解释,村干部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群众谋福利。现在,长清区“大喇叭响起来”工程在广大农村唱响“好声音”,成为政府实施惠农工作的民心工程。


    • 中国广电营业厅小程序

    联系客服

  • 中国广电客服热线:10099 、 9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