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强势推进,2015年,济南智慧社区建设按照省公司“点、线、面”三步推进的要求,围绕电视机与其他终端结合、有线与无线结合、线上与线下业务结合,在市场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新突破,形成了“三结合一突破”的特色和亮点。截至目前,济南分公司先后与8个行业、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得到政府资金支持800余万元,全市开通智慧社区18个,覆盖18000多用户。
明确总体发展目标
制定出台了《济南分公司智慧社区业务管理办法》、《济南分公司智慧社区第二阶段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专门成立了以总经理刘海涛为组长的“智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智慧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工作协调和监督考核。要求各区县分公司经理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积极探索商业模式,明确任务目标,寻找和市场的结合点,立足社区实际情况,做出能够体现社区特点,让老百姓感兴趣的内容。要求每月1日、15日要向智慧社区建设办公室上报项目进度,把握好重要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计划的实施。在年底前每个区县分公司至少完成三个智慧社区项目试点建设。
制订总体技术框架 完成集中发布平台建设
济南分公司制订了全市智慧社区总体技术框架,完成了集中发布平台建设。目前,已立项的28个智慧社区项目双向网络优化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全面提高了网络全业务承载能力。省网统一版本机顶盒功能升级工作已经结束,确保了各项业务的平稳运行。
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及业务特点,分公司搭建了4套不同风格的智慧社区模板,分别为舜玉社区、大观园社区、大桥镇、章丘市农业局、章丘市人社局等单位的24个项目进行了专属平台页面的制作。分公司对平台将持续开发和优化,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技术部门完成了软交换功能开发工作,音视频会议、通话以及监控业务已经上线,下一步将逐步拓展到手机端和电脑端。
加大智慧社区业务培训力度
为全力推进智慧社区项目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分公司先后两次举行智慧社区项目技术培训交流会。邀请智慧社区服务商——英立视公司的工程师为相关人员进行了Photoshop的美工基础作图、CMS内容管理系统原理与应用的培训。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参培人员可以熟练利用现有模板和CMS系统,独立完成智慧社区页面设计、制作。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积极探索与企业、社区合作方式
章丘分公司结合章丘市建设智慧城市的要求,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先后为章丘市人社局打造了“温暖人社”项目和章丘市农业局村级财务公开上电视项目。“温暖人社”项目已经完成了架构设计、模板建设、页面制作及内容填充。得到了章丘市人社局领导的高度认可。目前可以通过机顶盒查询社保等信息,有效解决了镇、村用户查询信息难的问题。章丘市农业局村级财务公开上电视项目是章丘市纪委、市农业局为了更好的将村级财务公开,要求利用村民家中的电视机将财务信息传入农家,实现村村都公开、户户可点播。目前已将章丘市908个行政村的村务公开内容录入完毕,并每月进行内容更新。
平阴分公司以全市第一个智慧社区“合圣苑”为基础,积极与各级党委、政府联系沟通,结合全县建设“智慧城市”的整体部署,采取“一点带线,一线带面”的策略,与孝直镇全部6个社区签订协议,建立了6000多户的“智慧孝直”整体大平台,覆盖27000多人。下一步,平阴分公司将以此为示范样板向全县进行推广。
天桥分公司主动出击,上联政府,下跑村居。与天桥区大桥镇政府几经商谈,达成共识,实现了72个行政村落有线电视、宽带双光纤入户。规划建设250公里杆路,在镇政府主导入村协调下,杆路占地补偿、协调费等全部免除,为公司节省大量成本。近日,天桥分公司在大桥镇智慧社区平台招标项目中一举中标。
长清区文昌办事处西里村的“西李智慧社区”项目是长清分公司打造的智慧社区示范样板工程。长清分公司积极引导相关政府部门前往参观学习,扩大了当地政府部门对智慧社区的认知度。通过以点带面的业务拓展方式,长清分公司成功与文昌街道办事处达成合作共识,并签订了智慧社区平台建设合作协议。该项目覆盖了1600多户6000多人。
此外,长清分公司还在长清区大柿子园社区进行了监控服务项目试点。目前,该社区居民在家中即可享受足不出户全方位监控小区各个角落。以用户对智慧社区的良好体验,增加了用户黏性。
济南分公司深入挖掘本地业务特点,还相继推出了“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养老”、“楼宇电视”、“煤气抄表”、“视频通话”、“电视会议”等多个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智慧社区平台内容。其中,与中科院及山东省远程医疗中心共同建设的“智慧健康云平台”预计2016年初正式上线;与滨河集团签订的“滨河新区市政管线项目”,现已有40余公里地下管道交由我公司统一运营;“聚屏新媒体”楼宇电视项目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出具规模,已在60个小区安装1500多屏。
下一步,济南分公司将把智慧社区建设真正与当地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生活习俗紧密结合,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山东有线的社会地位,增强广电网络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