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对完善审计制度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完善审计制度作出重大部署后,中央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具体措施。学习贯彻好两办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精神,对于我公司来说,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推进实行审计全覆盖。
省公司整合重组以来,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审计体系建设,省、市公司合力,开展了一大批财务收支专项审计、市县分公司主要负责人离任审计等审计项目,进行了工程项目审计试点,狠抓了审计整改落实。但对照中央要求,我们距离应审事项全覆盖,还有一定差距。按照中央部署,实现审计全覆盖,需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的部门和市县分公司,以及市县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要进行全面审计。也就是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重点项目审计、内控审计、经济合同审计及公司党委确定的其他审计事项,要全面实施,实现审计全覆盖。二是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地推进全覆盖。首先是确定审计周期,在一定审计周期内有计划地推进全覆盖;其次是确定审计频次,对重点对象每年审计1次、其他对象1个审计周期内至少审计1次;再次是确定审计方式,灵活采取年度常规审计、专项审计、跟踪审计、联网审计等方式;第四是确定审计重点,对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审深审透,不是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确保审计效果。三是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也就是各市、县分公司的党政主要负责人,都是审计监督对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都要承担责任。
实现公司审计全覆盖,一靠资源,二靠技术。从审计资源讲,关键是加强统筹整合:一是计划统筹,既突出年度审计重点,又保证在一定审计周期内实现全覆盖;二是力量统筹,省市县公司分工合作,合力推进审计工作,必要时适当利用社会审计力量;三是成果统筹,加强各层级审计、不同审计项目之间的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从审计技术方法讲,关键是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优化审计组织方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
实行公司审计全覆盖,更要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强化问责和推动整改。一是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审计建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整改的运用提出具体要求。二是被审计单位要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加强督促和检查,严格追责问责。三是审计部要按规定程序及时向公司党委报告审计结果,被审计单位要及时报告整改结果并在一定范围通报。
学习贯彻中央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实现审计全覆盖,对我公司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按照省公司党委统筹部署,全面落实“转型升级提速年”的有关要求,更加注重通过审计项目促进内控体系完善,更加注重通过审计整改提高分公司效能,省市县公司协调努力、配合实施,实现公司事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