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二十年广电缘分

细数与广电的缘分,已二十年有余。

1997年,东阿县开始发展农村有线电视,我以“临时工”的身份加入到有线电视建设工程中。记得当时看电视是用卫星天线接收信号,台少,信号也不稳定,需要时不时跑到室外转转天线。接入有线电视后,节目套数和清晰度都有了很大改善。每月5元的收视维护费,条件好的村还为安装有线电视的村民给予一定补助,百姓比较容易接受。安装有线电视一度成了一种时尚,入户率一般能达到70%以上。

那时候干工程,我们八九个人,从立电线杆到架设钢线、捆绑同轴电缆、调试放大器,再到入户安装,每天一早用“地排车”拉着物料出发,到天黑收工。集中吃饭,统一住宿,过的是集体生活,虽然工资只有百十元,但对未来充满期望,每天干劲十足。

随着村里安装有线电视需求的增加,仅靠卫星天线提供信源已无法满足需求,县广播局引进MMDS微波传输,每个村庄设置一个接收点,但是受天气以及地理位置影响较大,信号稳定性差。2000年,开始建设光缆线路,那时我正式调入县广播局,负责驾驶车辆配合技术人员进行线路勘察设计和施工。

记得同事中有位叫周广建的大哥,负责传输干线的设计规划。他对每个村的位置以及线路走向记得非常准确,被同事称为“活地图”。我对他十分敬佩。3年的时间,我跟着施工队跑遍东阿县全境每个村庄,眼见着线杆一排排立起、光缆一米米延伸,东阿的地形地貌也印在了我的脑子里。

转眼到了2014年,台网分离,我被分配到网络公司工作,随即开展的工作是城乡数字电视整转。城区整转时正值寒冬,女同事在小区支帐篷,为用户办理整转手续;男同事上门安装机顶盒,指导用户使用。遇到大风天气,帐篷被刮倒是常有的事,负责办理手续的同事为了御寒,用纸箱挡在腿前避风。农村整转时又赶上夏天,中午找个树荫凉,用纸箱铺在地上,略做休息,下午继续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忍受着蚊叮虫咬,可看着红红火火的整转场景依然乐此不疲。

整转后,电视节目增加到100多套,画质更清晰,很受用户欢迎。随着用户数量大幅增长,我们的荷包也鼓起来了,大伙干劲十足。

王保立为用户检修有线电视信号

时间到了2016年以后,随着电信运营商IPTV和宽带、智能手机的发展,用户收视习惯不断改变,对有线电视造成很大冲击,用户持续流失。为应对这种情况,地推、走访成为常态。在发展用户的艰辛、用户流失带来的遗憾、还有用户对服务满意表示感谢时的欣喜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市场竞争的严峻与残酷。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8年,我们开始了绝地反击的生存保卫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把“优质服务”作为保户增户的切入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用“服务”赢得用户信赖和支持。到2020年,东阿分公司数字电视净增1412户,初步遏制住了用户流失现象。

2020年11月底,公司网格化改革后,鱼山镇缺少网格经理。为保障用户正常的收视维护,我带领综合部3位男同事,兼职承担起了鱼山网格的安装维护工作。每天抽出半天时间到20公里外的鱼山镇进行安装、维修。严寒酷暑,风雨无阻。时间长了,有些用户的姓名、住址甚至家庭情况,都装入了自己的大脑。

王保立(左三)召开综合部晨会安排布置工作

今年5月21日,是星期天,车店村一位助残用户打来电话:“我家的网不行了”。

“我让机房的设备重启了一下,等十分钟左右就自动恢复了”。

“我看看,刚才是红灯,现在变成绿灯了,好了!我难受,不给你说了!”

电话里一来一回的问答,我听出大娘有气无力,猜测可能是她身体不舒服。当时我就在附近村里维修,怕大娘一个人在家里出状况,放下手里的工具就往她家赶。

来到大娘家中,看到她正捂着肚子,斜坐在沙发上。一问才知道,她的胃部做过手术,经常胃痛。

“在电话里听到你说难受,我不放心,过来看看,实在不行我去给您拿点药吃!”

“没事,老毛病了,胃不好,不敢吃药,现在好多了!你们这么忙还跑过来看我,真是谢谢你们了……”

“没事儿大娘,您有事就给我们打电话!。”

把用户视作亲人,这一直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在鱼山镇侯庄维修时经常听到群众议论:“你们(广电用户)怪好(地方语)!有事打个电话就来人,不像我们用的网看电视,坏了打个电话,两三天不来修。”

群众的口碑为我们带来了业务。刘塘坊村妇女主任是个热心肠,对我们的服务十分认可,每年都介绍一些本村群众办理有线电视、宽带新装业务。用她的话讲“用你们的电视放心、省心,推荐给乡亲们安上能落出来(地方口语:意思是不会受到抱怨)。” 

王保立(左)和同事交流享TV机顶盒故障维修

20多年,我见证了有线电视从无到有,从模拟信号到数字电视,从DVB机顶盒到享TV,从单电视业务到宽带、双向,再到5G的发展,一步一步实现了质的转变。

20多年,公司从台网分离到体制转变,职工从独家经营时的“等业务”到走街串巷“抢业务”,收入从“旱涝保丰收”到 “多劳多得”,一支“能打硬仗、敢打嬴仗”的广电队伍在市场竞争的淬炼中涅槃重生。去年,东阿分公司终于甩掉历史的包袱,自“台网分离”后,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回首20多年走过的路,怀揣“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信念,我将和我的广电继续前行。


《努力奋斗者的足迹》专栏面向公司员工长期征稿,邀请您或图或文地讲述与广电的鲜活故事、身边先进榜样、营销案例、创新技术以及工作中的思考及建议,来稿主题请标明【类型】+标题 例:【先进榜样】文章标题  请作者随文留下通联方式(姓名、单位及电话号码)。

投稿邮箱:sdyxxw@163.com;(dq85051628@163.com)

联系人:王勇男、逯佳琦

联系电话:0531-85051628  19215319909;15964009531(微信同号)


    • 中国广电营业厅小程序

    联系客服

  • 中国广电客服热线:10099 、 96123